核心提示:【汤方】 祛湿—— ●赤小豆排骨汤【材料】赤小豆150克,排骨500克(3人份) 【制法】将排骨飞水,同赤小豆同煮2小时。 【功效】健脾、祛湿、利水。润燥、祛湿—— ●生地土茯苓煲龟【材料...
【汤方】
祛湿——●赤小豆排骨汤【材料】赤小豆150克,排骨500克(3人份)
【制法】将排骨飞水,同赤小豆同煮2小时。
【功效】健脾、祛湿、利水。润燥、祛湿——
●生地土茯苓煲龟【材料】生地30-50克,土茯苓100克(3人份)
【制法】土茯苓先煮出水,再和生地、龟同煲1小时。
【功效】生地能清热、凉血、润燥,土茯苓清热利湿,龟滋阴降火,既防秋燥又祛除。
润燥、润肺——●红萝卜马蹄竹蔗汤【材料】红萝卜250克,马蹄200克,竹蔗500克(3人份)【制法】将材料煲在一起1小时左右。【功效】红萝卜所含维生素和粗纤维,能改善口干舌燥、大便秘结;马蹄能清热润肺;汤的水分含量高,生津止渴;含糖,能量高,解秋乏。
润肺、清热——
●霸王花猪骨汤【材料】霸王花50克,猪骨400~500克(3人份)
【制法】将材料煲在一起1~2小时。
【功效】润肺、清热。润燥、益肺——
●太子参百合瘦肉汤【材料】太子参100克,百合50克,罗汉果半个,猪瘦肉150克
【制法】除瘦肉外材料一起武火煮滚后,放入瘦肉,文火煲1~2小时。
【功效】清润肺燥,益肺生津,适合气虚肺燥、咳喘气短、口干渴饮、燥热伤肺者饮用。
【粥方】
●淮山粥【材料】淮山30克,米适量(1人份)
【制法】淮山与米同煮成粥。
【功效】健脾养脾阴,适合腹胀、脾胃虚弱、大便溏烂的人。
●莲子粥【材料】莲子30克,米适量(1人份)
【制法】莲子与米同煮成粥。
【功效】健脾、养心、安神。
●玉竹粥【材料】玉竹30克,米、瘦肉适量(1人份)
【制法】玉竹与米、瘦肉同煮成粥。
【功效】适合腹胀、脾胃虚弱、大便溏烂的人,能起收敛,改变大便溏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