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是人类追求的永恒主题。近年来,人们追求健康的意识显著提高,开始关注,了解,各级政府也相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投资产业的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如太极文化、歌舞运动、美食文化、温泉度假、绿色生态、中医中药等项目。
当然这与接踵而来的中国老龄化密不可分。有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底,中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85亿人,占总人口的13.7%。预计到2013年底,中国老年人口总数将超过2亿。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薛胜文接受《中国产经新闻》记者采访时认为:“人口老龄化已然来临,相应的需求也将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房地产等投资领域风险高企,投资者开始转移投资重点。养老休闲产业成为投资热点主要原因在于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潜在消费者众多。”
休闲产业投资低收效快
有专家指出:为什么许多民营企业在经营其他行业取得成功后要迅速转向休闲保健产业?因为保健产业投资小、市场大,消费人群易于锁定,资金回笼比较快,对解决失业和就业问题,增加国家税收立竿见影。例如郭氏富侨集团1998年创建时,仅仅是投资4万元,在重庆郊外的一个小店。如今,已经发展到直营店、加盟店500多家,年产值超过7亿元,成为中国保健产业的大型企业。
休闲保健产业成为中国服务业的重要支柱。据统计,全国已有保健企业100余万家,相关产品企业500余万家,年产值超过3000亿人民币。新兴保健产业民营资本投资比例高达90%以上。
在现阶段打好保健产业牌,大力发展保健产业,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举多得的明智之举。从目前我国的生产力水平看,显然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之一,也是社会文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保健形式众多,成为人们放松身心的主要方式,也为吃、住、玩的综合经营提供了重要手段,是消费经济新的着陆点和生长点。
保健所带动的各类生产和服务活动,也成为经济繁荣的重要因素。城市经济的良性循环,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保健产业,经济模式在向休闲转变。标志生活质量的各项指标,大部分内容也同休闲有关,对于拉动经济繁荣具有重要作用。
保健的发展要义
薛胜文指出:“养老休闲产业目前发展的并不完善,以养老地产为例,因其前期投资大,配套设施建设要求高,而中低收入人群支付能力有限,因此在盈利模式等方面还有待探索。除此之外,养老产业还面临的问题有对消费群体缺乏了解,市场调查不够完善,产品难以满足主要消费群体需要,导致企业当前效益不好,缺乏持续投资的动力等。需要政府加强引导,企业落到实处,提供合适的产品和优质的服务。”
按照联合国千年计划和中国国民休闲战略的相关要求和内容,立足各地得天独厚的地域文化,独特的自然风光和相关的资源,根据休闲产业不断增长的内在需求,最大可能地满足人们休闲需要,全面推动产业的发展,为此,有专家经调研后给出建设性方案:
1、加大需求的养成,借鉴国内外发达理论作为我们的理论依据,充分的认识度假休闲产业的内涵。
2、结合实际,做好休闲产业发展的规划,在规划指导下,打造切实可行的市场需求的产品。
3、精细化管理,休闲产业是一个新兴产业,人文产业也是一个高附加值产业,产业发展要求高,难度大,必须采取精细化管理才有生命力和前途。
4、扩大产品营销,好的产品,要有畅销有效的营销方式,特别是休闲市场需求迅速增大,做好营销既满足市场需求,又获得丰厚的经济效益。
5、产品发展趋势,根据目前情况的调研了解和整合,休闲产品的发展趋向于传统文化、旅游度假、运动抗体,绿色生态,医学保健,心理咨询,药膳美食以及休闲的保健品设施设备等,以上各具特色的产品,将落地于休闲城市基地、会所、场馆。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国外尤其是发达经济体,其人口老龄化现象产生的较早,因此在养老休闲产业建设方面积累一定的经验,产业链发展比较完善,产品丰富,服务周到,能够较好地满足需求,但是人工成本较高,部分机构也存在一定的压力。对国内同行而言,应该学习其人性化服务、管理理念,同时在产品设计、营销等方面要贴近消费者。
“养老保健产业很大程度上是立足当地,服务当地居民,因此地方政府应该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对影响深远的项目应该做好前期规划,在招商引资时对企业的资质和实力要有很好的了解和考察,避免烂尾项目或者工程。企业要想名利双收,就应该将工作做细致,从年龄段、地理区域、收入层次、购买对象以及消费者个性需求入手,满足顾客需求,这样才能提升竞争力。”薛胜文表示。